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甘宁边区红色歌谣部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陕甘宁边区红色歌谣部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西部最好听的十首民歌?
《达坂城的姑娘》
《阿拉木汗》
《掀起你的盖头来》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玛依拉》
《在银色的月光下》
《半个月里爬上来》
《高高的白杨》
《古老的信天游》
《西部放歌》
《西部情歌》
《喀什格尔女郎》
《儿行千里》
《故土情》
《国风》
《老家》
《口碑》
《帕米尔羚羊》
《花花尕妹》
《圪梁上的二妹妹》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走西口,兰花花,,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 ,赶牲灵》陕北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大阪城的姑娘 这是新疆民歌。仓啷啷令,刮地风 ,甘肃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 ,玛依拉,新疆民歌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新疆民歌
还有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挂红灯
秦腔与眉户有什么区别?
本人是陕西人,12岁时就在学校演过秦腔及眉户,听了五十年秦腔和眉户,可以说是这两个剧种伴着我从小到老。要说出两者的区别来,还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觉得秦腔音调激亢,眉户委婉动听而已。
眉户 眉户是陕西群众喜爱的剧种之一,关中地区最为流行,也受到甘请、宁 夏、青海、河南、山西、湖北等省群众的欢迎 。
眉户曲子最早产生生并流行于秦岭山脉大白山北麓的眉县和户县带,这里自古盛行小调、情歌、樵歌、牧歌、童训以及孝歌,眉户曲就是在这些民间歌谣的基础上,经历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乐师加工而成的。
眉户曲子经经 过长时间的转相传习,并吸取近邻一些戏刚的曲调逐渐发展为眉户戏刚,如眉户剧除吸取秦腔的曲调外,还吸取了民间歌谣的一些的调,周初郑国在今陕西东府的华阴、华县一带,“郑声”委婉廉廉,是郑国人民以小调歌谣抒发 男女爱情的歌声,眉户戏的唱腔韵调富于抒情,与“郑声”有诸多相似。
眉户戏”也叫“曲子戏”、“迷胡戏”、“弦子戏”。名“曲子戏”者,是因为它 属于单曲单调清唱;叫“迷胡戏”者,是因其曲调绵俳侧,使人喜、怒、哀、乐 随兴而发,以至如痴如迷;称“弦子戏”者,是因其主奏乐器为三弦子,正式命 名为“眉户剧”,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陕甘宁边区文协所定,并一直延称于今。
眉户戏分清唱与演唱两种。清唱习惯上称“地摊曲子”、“板凳曲子”或 念曲子”。而清唱又分两类;一类是“清客曲子”,系文人学士、三五知音在茶 余酒后娛乐消遣的,曲词比较典雅;另一类是“江湖曲子”,是一般艺人卖唱 时或劳动者逢年过节娛乐时所唱,词句通俗易懂。演唱,即是在大舞台挂衣、化妆、表演的,是在清唱基础上改革发展起来的。
谢邀。
看到这个问题,有点小激动。现在一些观众是知道秦腔的,却很少有人知道眉户。如果这两者的区别,知名度应该算得上一个吧——秦腔更知名,或者说影响的范围要比眉户高一些。
第二,秦腔为板腔体。眉户戏为曲牌体。
第三,秦腔的起源是在同州梆子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也就是说,这个剧种本身是在另外的戏曲剧种的基础上经过近百年的演变而成。
眉户戏则是在曲艺的基础上演变成戏曲种类的。原为坐唱曲艺,我在之前的很多回答和文章里提到过曲艺和戏曲的区别,这里不再多讲了。眉户戏的雏形是多由一人坐唱的曲艺表演形式,在这基础上发展为化妆演唱,后演化为戏曲。但是,直到今天,清唱形式依然是盛行着。
第四,秦腔的传统剧目范围比较广泛一些。眉户戏则以日常生活类的略多一些。
第五,伴奏乐器并不相同,这个之前也有人回答过了。
希望可以帮到题主。
记得之前好像回答过一个类似的问题,不过找不到了,现在重新回答一下吧。
秦腔和眉户都是西北戏曲,覆盖地差不多。但是秦腔的影响力大一点,眉户相对来说,影响力要小很多。
相对于秦腔的名气,眉户大概只有老一辈人听的多,现在年轻一辈的,很少听眉户,不对,很少听戏。
西北五省,年轻一辈人,听戏的越来越少了,对他们而言,秦腔可能是一种文化符号,如果不是对戏曲感兴趣的,或者偶然间听到眉户的。一般人都不知道,西北还有眉户这种戏曲。
那么秦腔和眉户在唱法自己演奏上面有哪些区别呢?
秦腔,基本上是需要梆子伴奏的,所以又叫梆子。
眉户,不用梆子伴奏,乐器一般是管弦乐器。
秦腔是“吼”出来的,往往很高昂激扬、豪放粗狂、大气横秋。
眉户是唱出来的,委婉细腻、优美动听、富有情感。
秦腔的历史很久,堪称戏曲界的活化石。
眉户大约是在清朝的时候,才由民间艺人整理成曲,相对于秦腔,要晚上很多。
想要了解更多戏曲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戏曲说
红军长征的行程是多远?
谢谢邀请:
红军长征是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万里征程,共有四路大军参与了这场伟大的征途。
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1935年10月到达陕西吴起镇,行程2.5万余里,史称红军长征为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二方面军,1935年11月从湖南桑植县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到达宁夏西吉县将台堡,行程二万余里。
红四方面军,1935年3月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出发,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行程一万余里。
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日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到达陕西延川县永平镇,这也是长征中第一个到达目的地的队伍,行程近1万里。
四路大军总共加在一起行程为六万五千余里,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分,长征经过了15个省市,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重庆,云南,四川,青海,河南,湖北,甘肃,宁夏,陕西。
这是史无前例的战略大转移,为抗日战争和革命事业奠定了稳固的西北大本营,大家千万不要在地图上去测算距离,红军的长征是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中进行的,走的是山路,小路,人迹罕见之处,忽南忽北,不断迂回,有时大踏步前进,有时需迅速后撤,红军曾在贵州,四川,云南辗转三个多月,部队的作战,侦察,掩护,穿插,迂回就更不用说了,实际的行程还要更长。
谢谢阅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甘宁边区红色歌谣部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甘宁边区红色歌谣部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