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武威的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武威的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武威历史文化街区什么时候建成?
武威历史文化街区2022年已经建成。
包括罗什寺、古钟楼和文庙三片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武威老城区东北部,是武威城区历史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区域。街区紧邻贯穿武威老城区的东、西、南、北四大街,处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轴线,区域周边主、次、支路系统路网密度较高,交通十分便利。
西凉为什么改名武威?
凉州改名武威的原因:汉武帝狩二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带领万骑从陇西出发,打败了匈奴休屠、浑邪二王,使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
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将原休屠王领域设为武威郡,以显示西汉王朝的军威和武功到达河西;也有人认为武威地名出现的更早,是羌语或者匈奴语,寓意不解。
甘肃历史知识点总结?
甘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如下:
甘肃当汉族入中国时即为属土,故伏羲生于成纪,乃东西交通之坦途也。
大禹之时,分属雍州、凉州,故称雍凉之地。
殷、周地属雍州,除东部地区一隅外,咸为少数民族所居。
然周、秦崛兴之地,皆甘肃之东境。
春秋之时,前688年秦国甘肃设置邽县和冀县,为中国最早建立之县。
秦征西戎,置陇西郡和北地郡,遂达甘肃中部。
为什么说武威是河西四郡之首?
武威是河西四郡之首。
凉州(今武威)是古西北首府,是西北第一大城,有着数不胜数的历史古迹和历史名人(西北胜迹、西北胜族)。知名史学家钱穆先生说「凉州赛于长安」,就是说凉州(武威)比长安还要繁华鼎盛。【27】「凉州学」「敦煌学」知名学者齐陈骏先生指出:“古代真正的西部文化在凉州,而凉州的中心,则是武威郡”;齐陈骏【28】【29】先生认为西部文化“是中原汉族的农业文化、西北的游牧民族文化,以及西来的西域文化相互融合的融合体”。
西汉 元 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刘彻在河右之地正式设置了“武威”、“酒泉”两郡。十年后的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又从上述两郡中析出了“张掖”、“敦煌”二郡,并称为“河西四郡”。《汉书·卷6·武帝纪》明确记载:「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
凉州城就是武威城,凉州即特指武威郡,武威古称雍州、凉州、雄州、雍凉、盖藏、姑臧、翅城、赤乌、龙城、神鸟、西凉、屠各、独孤、休著各、酋涂、浮图、休屠、大凉、西州、武定、武兴、凉城、莲花城(狼山城)、七级城、不夜城、盖鸟城、阴山城、卧龙城、凤鸟城、展翅城、雍凉之都、天府之国、文武之都、雍城、侠都、凉都。《后汉书·光武帝记》注释:“武威郡,故城在今凉州姑臧县西北,故凉城是也”。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废武威郡,置凉州总管府,治所姑臧。隋炀帝大业初年(605年),废凉州总管府,复置武威郡,郡治姑臧县,领姑臧、昌松、番禾、允吾4县。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废武威郡,置凉州总管府,治姑臧。武德七年(624年),废凉州总管府,改置凉州大都督府。唐景云二年(711年),设立河西道特区,以凉州为河西节度使的治所。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凉州为武威郡,辖姑臧、神鸟、天宝、昌松和嘉麟5县。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武威郡为凉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武威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武威的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