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郑州最有代表的文化?
关于有代表性的文化,在郑州有很多处,因为,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商都历史文化”。
“商都历史文化”,位于郑州市中心城区核心地带,规划面积约六平方公里,是一块文化区域。区域内相关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分布集中,特色突出。佛、道、儒、伊斯兰四大宗教汇聚融合,历史遗迹与近现代革命建筑互为依托,体现了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极具产业发展价值。
除郑州市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郑州商城以外,商都历史文化区还有其他文化遗产资源26处,其中有郑州文庙城隍庙,北大清真寺,二七纪念塔等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里头文化诞生地?
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资料。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里头遗址共分四期,一二期属石器、陶作坊、村落文化;三四期属青铜和宫殿文化。学术界对二里头遗址有两种看法,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都是夏朝文物,发现的宫城就是夏都;另一种认为一二期是夏朝文物、三四期是商朝文物,所以发现的宫城是商都。
河南洛阳附近和周边!
二里头文化是指以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所代表的一类考古学文化遗存,是介于中原龙山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该考古文化主要集中分布于豫西、豫中,北至晋中,西至陕西西安 、丹江上游的商州地区,南至湖北北部,东至开封、兰考一带地区。
郑州k2是什么意思?
郑州K2是指郑州新建的K2地铁和轨道线。
K2线定位为:“都市圈通勤快线+世界精品文旅线”,K2线新建段西起少林站,途经登封、新密、主城区,衔嵩山少林寺、伏羲山、商都历史文化街区等景点,串联郑州站和郑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与郑开城际在贾鲁河站接轨,新建线路长度约103.4公里,设站18座。
郑州市古街道名称?
提到郑州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郑州人称之为老城,如果不是1928年3月冯玉祥撤县建市拆掉老城的城墙700万块砖,说不准这条千年古街还在城墙里头呢?
当时老城的规模周长4.5公里,面积2.23平方公里。城墙高三丈五尺,顶宽五丈。城壕宽四丈深二丈五尺,为土城。四条主干大街,贯穿东西南北。东大街原名敏德街;西大街,原名里仁街;南大街原名咸宁街;北大街,原名清平街,是回族聚集的地方。这四条街就是后来的东南西北四条大街。
北大街南起东大街中段至北城门,不在老城中轴线上,因此老郑州有南北门不照之说。以北大街南口为界,东大街分为东西两段。北大街城门西侧,有书香门第、王拔贡家居多,北大街东侧是硝滩,周围小商小贩多,与西大街、南大街、东大街西段相比,较为贫穷。因此,郑州民间有句顺口溜叫:“穷东街,富西街,挑挑担担是北街。”又说:“穿靴戴帽南大街,擦脂抹粉县前街。西大街
从二七广场走出,踏上新修建的东西大街,走到西大街,从西大街交通银行营业楼东行百米,就是今天的顺城街与西大街交会处。这就是古代郑州的西大门,也就是老郑州人常说的“小西门”。隋唐时期,在西城门南城角上建有天下名楼-夕阳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商都历史文化区建设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