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的历史文化,敦煌的历史文化与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敦煌的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敦煌的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敦煌文化有哪些?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敦煌的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敦煌的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敦煌文化有哪些?

敦煌文化艺术又称莫高窟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它保存了公元四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洞窟735个,彩塑三千余身,壁画45000平方米,唐宋木构建筑五座。早在1944年国民政府就在此成立了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新中国成立后,更名敦煌文物研究所,后扩建为敦煌研究院,是中国文物保护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体系而且不曾间断的保护、研究工作。

敦煌的历史文化,敦煌的历史文化与简介

敦煌文化起源于什么时候?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一说二十五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王道士所雇的人在清除第16窟甬道的积沙时,偶然发现了藏经洞(今编号为第17窟)。但敦煌当地的富绅无人认识洞内这批文物的价值,腐败的清政府也未能对其进行应有的保护。敦煌遗书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但打客观上却推动了东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整理和研究,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敦煌学的兴起引起了学术界对敦煌莫高窟的重视。1986年12月,敦煌被国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1987年8月,敦煌县改为县级市。同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敦煌的历史意义?

敦煌莫高窟完整保存了大量北魏至宋代各时期的壁画、雕塑、文献,集西域佛教文化和中原儒家文化之大成。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宗教研究价值。由此产生了一门专业学科——敦煌学。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历史上是中、西交通要道,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西文化汇集之地,印度佛教最早由此传入中国内地。从366年始建莫高窟至1227年西夏灭亡,敦煌一直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历代地方长官都在敦煌修建寺庙、珍藏文物。这些是研究中国中古历史文化、中亚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珍贵资料。敦煌地区保存、发现的丰富历史文献和文物,是敦煌学研究的基础和对象。

敦煌学一词由史学家陈寅恪在1930年提出。当时的含义主要指整理和研究敦煌发现的文献资料(敦煌遗书)。经过演变发展,敦煌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有所拓展。具体包括5个分支领域:

①敦煌石窟考古

主要考订各个石窟的建造年代、分期和内容,为石窟艺术和其他分支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②敦煌艺术

对敦煌彩塑、壁画、书法、音乐、舞蹈和建筑艺术进行考察研究。

③敦煌遗书

主要整理研究藏经洞所藏各类写本和刻印本书籍。这是敦煌学研究的最大领域,包括天文、地理、政治、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等许多方面。

④敦煌石窟文物保护

包括敦煌小区域气候观测,流沙治理,窟内、外温、湿度控制,壁画、塑像病害治理,壁画色彩褪变化验与研究等。

⑤敦煌学理论

主要包括敦煌学的概念、范围、特点、规律的研究,敦煌学在人类文化和学术史上的价值,研究敦煌学的现实意义,敦煌学发展史等等。

对于敦煌学研究对象的宽度与广度,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国际上有广义敦煌学与狭义敦煌学之说,但不论研究范围的宽泛或狭窄,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学为基础,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这个特点是没有疑义的。

敦煌三大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的,保护全人类具有杰出普遍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即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50处,而地处西北的县级市敦煌,占有3处。敦煌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是莫高窟、玉门关和悬泉置。

1.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坐西朝东,前临宕泉河,面对三危山。这里泉水淙淙、绿树葱茏。三四层洞窟排列有致,断崖和周边荒远自然,犹如世外仙境。

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后经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鹘、西夏、元11个朝代,至今已有1600多年,现有洞窟492个,若加上北区,共有735个。莫高窟石窟群还包括:西千佛洞(敦煌城西南35公里处),现有洞窟19个;榆林窟(位于瓜州县西南70公里处),共有洞窟41个;东千佛洞(位于瓜州县桥子乡南30公里处),现有洞窟23个;五个庙石窟(位于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之城北20公里处),现存洞窟22个(残窟12个)等。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

2.玉门关,汉代玉门关在今敦煌市西北180公里处,唐五代敦煌地志《沙洲图经》载:“玉门关,周四一百卅步,高三丈。”相传于阗美玉经此转入中原,故名。玉门关是汉朝通往西域的门户,西出可去车师、楼兰、疏勒等地。隋唐时,玉门关东徙至瓜州县东北80余里,今双塔堡一带。以前人们多认为今小方盘城即古玉门关,近年来专家们认为,玉门关在小方盘城西150米处的长城线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玉门关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因为有关城遗址,而是距今2000多年的玉门关长城沿线,有两座城址、十几处长城、 20多座烽燧,保存了见证汉代交通和防御的格局、方位、规模、整体网络、地貌特征和材料体系。

3.悬泉置,遗址位于今敦煌市东61公里瓜敦公路南侧,总面积约22500平方米,因其东南谷内2公里有汉唐名为“悬泉”的水泉而得名。这里是两汉以来中西交通必经之处。甘肃省考古研究所于1990年至1992年在此进行考古发掘,出土简牍2.3万余枚,另有墙壁墨书西汉诏令101行,汉代麻纸文书9件,其他遗物7万余件。遗址由坞、传舍、厩、仓等组成。西汉称“置”,东汉称“驿”,东晋末废弃。

这批简牍数量大、内容丰富,被称为“悬泉汉简”,和敦煌汉简并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敦煌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敦煌的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上一篇 2024-08-03 22:20:23
深厚的历史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的英文
下一篇 2024-08-04 02:19:4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