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渝中区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渝中区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渝中区文化特色?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地区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
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
巴人的军队参加周武王讨伐商(殷)纣王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军的歌谣,一边跳着冲锋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代典籍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重庆上半城和下半城到底怎么分的哦?
重庆的上半城就是过了上清寺后,就走两路口-观音岩-七星岗-较场口-新华路-朝天门。
重庆的下半城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大致范围是:从朝天门沿着东水门、望龙门等至储奇门一线,和与之相对的上半城之间以人民公园、十八梯为限。
渝中上半城是按照现代、时尚的建筑风格设计,下半城的建筑风格重点反映重庆的古朴典雅和历史文化。
如果说渝中半岛是重庆的“母城”,那下半城是巴渝历史文化最重要的根和源。
在渝中半岛东部,由南向北有两块相对平缓的区域,自长江起,分别是海拔平均高出江面50米(在山腰位置)的下半城,和海拔平均高出江面120米(在山顶位置)的上半城。
重庆较场口的历史?
一、主要历史事件
重庆较场口街道位于渝中区东部,距区政府0.6千米。有红岩革命纪念馆《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东周巴将军蔓子墓,国民党左派党委部旧址,“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天主教若瑟堂,韩国临时政府旧址。较场口街道东北连解放碑街道,南接南纪门街道,西临七星岗街道。辖区面积0.64平方千米,辖12个居委会,常住人口6万多人。
重庆较场口曾发生过骇人听闻的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在1938年10月4日,日本正式轰炸重庆市区,从1939年1月开始,日机空袭迅速升级,对重庆的轰炸愈来愈猛烈。特别是1941年6月5日傍晚,在日机对市区长达5个多小时的疲劳轰炸中,终于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接死于轰炸人数最多的一次惨案,即较场口大隧道窒息惨案。
惨案发生后,死者多为青壮年。有的全家丧生,尸体无人认领;有的随身所带仅有一点财物亦不知去向。防空司令部派出的工兵营,整理尸体就花了近一昼夜,然后用卡车将尸体拖到朝天门河边,再改用木船装到江北黑石子去草草掩埋。
二、其他方面
较场口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还发生过较场口血案。1946年2月10日晨,当参加大会的群众团体陆续进入会场时,由中统特务组织秘密拼凑的另外一个所谓“主席团”成员吴人初(重庆市工会理事长)、刘野樵(重庆市农会常务理事)、周德侯(重庆市商会理事)等登上了主席台。会场两侧布满了特务打手。
周德侯叫嚷:要刘野樵当执行主席,并悍然宣布开会。李公朴、施复亮上前阻拦遭到毒打。郭沫若、陶行知、章乃器、马寅初等和新闻记者及劳协会员60余人也被打伤。这就是“较场口血案”。
朝天门广场历史背景?
重庆朝天门码头位渝中区于嘉陵江和长江的交汇处,是重庆最大的水码头,也是两江上最重要的航运枢纽之一。朝天门码头自古就是重庆的门户,古代一旦有钦差大臣或皇帝的圣旨、诏谕到重庆,当地官员都要在这里迎接,故而得名。
朝天门一直都是舟楫数千,帆影憧憧,船只来来往往十分繁忙。码头上众多的“棒棒军”也是朝天门码头的一大风景。那些停泊在朝天门码头的货船在这里卸下货物,“棒棒军”立刻肩挑背扛,在青石铺成的阶梯上艰难前行,成为重庆独有的码头文化。
现今的朝天门码头依旧是航运繁忙的重庆水上门户,游客在这里可以乘两江游游轮欣赏沿江美景或一览瑰丽璀璨的重庆夜景。
历史背景:
朝天门广场自古就是重要的港口。公元前314年,秦国灭掉巴国后开始建造重庆城,朝天门就是当时的城门之一。此后,历代扩建重庆时都很注重整修朝天门。1891年重庆被辟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7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而将旧城门拆除。
如今人们在朝天门周边已经感受不到历史带来的沧桑感,而是浓郁的现代感。朝天门广场主要由观景广场、护岸梯道、交通广场、周边环境配套等4个部分组成。广场周围一座座各式各样的商铺和高楼鳞次栉比,十分壮观。观景广场是朝天门广场的主体建筑,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在大楼顶层有一处1.7万平方米的广场,是我国最大的顶层公共广场。
朝天门广场地下一层还设置有城市规划展览馆,是人们了解重庆城市发展的好去处。游客在朝天门广场还可以面对长江,欣赏两江交汇的美景,别是一番享受。此外,重庆公路的零起点也设在朝天门广场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渝中区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渝中区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