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天坛的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天坛的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天坛的历史?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四周环筑坛墙两道,把全坛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总面积273公顷,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
北京天坛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为273万平方米。天坛包括圜丘和祈谷二坛,围墙分内外两层,呈回字形。北围墙为弧圆形,南围墙与东西墙成直角相交,为方形。这种南方北圆,通称"天地墙",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
外坛墙东、南、北三面均没有门,只有西边修两座大门--圜丘坛门和祈谷坛门(也称天坛门)。而内坛墙四周则有东、南、西、北四座天门。
内坛建有祭坛和斋宫,并有一道东西横墙,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内坛以墙分为南北两部。北为“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南为“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
两坛之间以一长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桥相连,共同形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天坛建筑轴线,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青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又经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筑宏伟壮丽,环境庄严肃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历尽沧桑的天坛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宏伟的建筑风格,成为东方古老文明的写照。
天坛集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是中国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的历史故事?
天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至1424年),当时的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立了一座天坛,称为皇乾殿,供奉天地神明,并在这里举行祈年仪式。这座皇乾殿的位置与现在的天坛有些不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中轴线上,但因为它的规模和用途相似,被认为是天坛的前身。
随着明朝的衰落,天坛在明朝末期曾多次受到战乱的破坏。1644年,清朝入关后,清朝皇帝顺治帝在北京南城郊外的天桥一带重修了天坛,并将其改为现在的规模和布局。清朝皇帝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的规模比明朝更加盛大,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的祭祀仪式。
天坛的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整个天坛呈现出一种圆形和方形相结合的布局,象征着天地相合之意。天坛主要建筑包括圜丘、祈年殿、皇穹宇、神乐署等建筑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圜丘和祈年殿。此外,天坛还有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为天坛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神秘感。
北京天坛的历史背景?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按照南京天地坛规制建成北京天地坛,包括有大祀殿、大祀门、皇乾殿等建筑,为祭祀天和地的场所。
明嘉靖九年(1530年),“大礼议”事件发生,明世宗朱厚熜决定恢复天、地分祀的旧制,在大祀殿南建圜丘,以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同年,天地坛改名天坛。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在圜丘坛外泰元门东建起崇雩坛。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诏令拆除大祀殿。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在大祀殿原址建大享殿。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8月,大享殿建成。
清乾隆十二年(1749年),拆除明嘉靖年间建造的崇雩坛。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降旨改大享殿为祈年殿,大享门为祈年门。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修理圜丘、皇穹宇。祈年殿三覆檐上层青瓦、中层黄瓦、下层绿瓦及其祈年门、两庑、皇乾殿绿瓦均改为青色琉璃,其它仍照旧制盖覆绿瓦[35]。
近现代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毁于雷火。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祈年殿重建。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祈年殿重建完工。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英军在天坛驻扎,劫走多件文物[21]。
民国元年(1912年)3月,天坛由清朝典礼院移交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内务部礼俗司掌管,北洋政府筹备天坛对外开放相关事宜[21]。
民国三年(1914年),袁世凯复辟帝制,祭奠天坛,天坛对外开放计划搁浅[21]。
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天坛对外开放,成立天坛公园[6]。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天坛公园大修[21]。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侵华日军攻占北平,天坛公园西南外坛被日军占据,天坛神乐署被改为对华细菌战的基地[21]。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近2000名流亡学生强占天坛公园,砸开库房任取器物,折砍树木用作燃料,天坛库房被抢空[21];同年12月,北平被人民解放军包围,国民政府在天坛公园内砍伐大量古树,修建天坛机场,试图通过机场与外界取得联络[22]。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接管天坛公园,天坛未遭受较大破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天坛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天坛的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