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文化与古迹保护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文化与古迹保护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32年历史文化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知识要点)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一、古董与古建筑------截然不同的态度
劫难------ 四大人为破坏:宗教、流失、战争、“建设”
二、百年来的保护理念与历程
较早源起欧洲,18世纪中
保护与修复,18世纪末
理论化与科学化,19世纪中
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国立法
1933年的《雅典宪章》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由文物建筑所在地段到历史街区
文物古迹的概念
保护的宗旨
四、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宪章
1976年《内罗毕建议》
《关于历史地区的保护及其当代作用的建议》
延伸了历史地段保护的内容
拓展了保护的内涵
历史环境的五个方面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
进一步扩大保护的内容
1987年《华盛顿宪章》
《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确定保护意义、原则及方法等
历史地区保护的五个内容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纳入整体规划中去
五、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当今发展状况
保护对象不断增加
保护内容涵盖更广
保护深度加大(尤其是“软件”)
保护方法更加综合化
六、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定义
选定标准
七、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987年进入缔约国
到1997年底为止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一、建国前
1922年考古学研究所、考古学会
1926年考古发掘
1929年中国营造学社
1930年国民政府的《古物保存法》
1932年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及《条例》
1932年的历史文化保护条例指的是《文物保护法》的前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物保护法规,于1932年颁布实施。该条例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包括文物保护的范围、文物保护的原则、文物保护的措施、文物保护的管理机构等方面。
其中,第三章规定了历史文化保护的范围和原则,强调要保护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文物,并且要遵循科学规划、分类管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同时,该章还规定了文物保护的措施,包括修缮、保护、整理、保管等方面。
此外,该条例还规定了文物保护的管理机构,即设立文物保护委员会和文物保护管理所等机构,负责文物保护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总的来说,1932年的历史文化保护条例是中国文物保护法制的开端,为后来的文物保护法规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故宫的宣传标语?
1、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
产。
2、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3、文化遗产保护:尊重历史,造
福今天,开创未来。
4、宇宙好汉,生命短暂;传承文
明,文化遗产。
5、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
会。
6、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7、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8、祖先的、我们的、子孙的一请保护文化遗产。
9、文化遗产日:一天的提醒,每
一天的行动。
10、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1、尊重历史,憧憬未来。
12、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一一文化遗产。
13、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14、完美真实地将祖先留下的杰作传给子孙后代,是华夏儿女的责任。
15、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16、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17、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
18、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9、提高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增强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文化与古迹保护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文化与古迹保护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