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肥的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合肥的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安徽文化介绍?
、安徽四大文化分别为徽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淮河文化。
2、徽文化:即徽州文化,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指古代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徽州文化极具地方特色,学术界对其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研究,与“敦煌学”和“藏学”并称为走向世界的中国三大地方显学。
3、皖江文化:即“安庆地区的历史文化”,是以潜山为中心的古皖文化,属江淮文化的发祥地。皖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以京剧、黄梅戏徽剧为代表的戏剧文化;以李公麟、邓石如为代表的书画文化;以禅宗二祖、三祖为代表的桐城派文化,以及其他新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等等。
4、庐州文化:安徽省四大文化圈之一,以庐州为代表的庐州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有包拯、李鸿章、刘铭传、周瑜等历史名人。周边景点有蜀山、徽园、逍遥津、包园。
5、淮河文化:同是安徽的四大文化圈之一,可综合称“皖文化”,是炎黄子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的淮河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区域主要景点有皇藏峪、垓下之战遗址、八公山等。
合肥古时叫庐州,为什么后来改名合肥?
“合肥”名称之由来,说法有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夏水暴涨,施(今南淝河)合于肥(今东淝河),故曰合肥。这是一种说法。唐代有人提出另一种说法,淝水出鸡鸣山,北流二十里分而为二,其一东南流(南淝河),经过这里入巢湖;其一西北支(东淝河),二百里出寿春入淮河。《尔雅》上指出“归异出同曰肥”。二水皆曰肥,合于一源,分而为二,故曰合肥。合肥是南淝河与北淝河交汇的地方, 汇合点在逍遥津,所以称合淝,后省去三点水。合肥原名叫庐州,自秦置县,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直到明清还一直叫庐州府,属于府治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计划单列市,解放之前、之后一直叫合肥,后来四川有个泸州,于是地级市不能重名、谐音,所以改不回庐州了!合肥古时候叫庐(子)国,是从巢(伯)国分裂出来的,自古庐巢是一家,如今巢湖、庐江并入合肥,总算是庐、巢团圆了一大部分!庐和巢的意思都是居住房子、茅草屋的意思!
合肥原名叫庐州,自秦置县,是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直到明清还一直叫庐州府,属于府治行政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计划单列市,解放之前、之后一直叫合肥,后来四川有个泸州,于是地级市不能重名、谐音,所以改不回庐州了。
安徽历史有什么?
夏商周安徽分属不同的部落(扬越、百濮)和诸侯国。西周出现了吴国、六国、舒国3个诸侯国。
东周出现了越国、楚国、吴国、萧国、桐国5个诸侯国。春秋期间(前770年-476年),分属宋国、楚国、蔡国、徐国。秦代实行郡县制,境内长江以南属会稽郡、九江郡,以北分属泗水郡、砀郡、陈郡。
秦末至楚汉相争期间,增置鄣郡、衡山郡、庐江郡,并为九江、西楚、衡山等诸侯国分领。西汉,安徽先后分属为淮南国、庐江国、衡山国、六安国、荆国、淮阳国、梁国。东汉,省境长江以南属扬州,以北属徐州、豫州。
三国鼎立期间,分属孙吴、曹魏二国。东晋时期,淮北地区分属“五胡十六国”中的刘汉、后赵、前燕、前秦、后秦、后燕等国,常守旧制,仍为徐、豫(含东豫)2个州分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肥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肥的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