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南海历史文化的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南海历史文化的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南海历史文化有关的名人诗词有那些?
1、《寄郑鍊师》 戎昱平生金石友,沦落向辰州。已是二年客,那堪终日愁。尺书浑不寄,两鬓计应秋。今夜相思月,情人南海头。
2、《入海》 张说乘桴入南海,海旷不可临。茫茫失方面,混混如凝阴。云山相出没,天地互浮沈。万里无涯际,云何测广深。潮波自盈缩,安得会虚心。
3、《南海乱石山作》 杜审言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閟。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
4、《寄崔侍御》 李白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朓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5、《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 杜甫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
刘禹锡描写南海的诗?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以下与南海的诗诗三首:
1-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因有寄上之作
[唐] 刘禹锡
忽惊金印驾朱轓,遂别鸣珂听晓猿。碧落仙来虽暂谪,
赤泉侯在是深恩。玉环庆远瞻台坐,铜柱勋高压海门。
一咏琼瑶百忧散,何劳更树北堂萱。
2-南海马大夫见惠著述三通勒成四帙,上自邃古
[唐] 刘禹锡
红旗阅五兵,绛帐领诸生。味道轻鼎食,退公犹笔耕。
青箱传学远,金匮纳书成。一瞬见前事,九流当抗行。
编蒲曾苦思,垂竹愧无名。今日承芳讯,谁言赠衮荣。
3-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辄著微诚再
[唐] 刘禹锡
汉家旄节付雄才,百越南溟统外台。身在绛纱传六艺,
腰悬青绶亚三台。连天浪静长鲸息,映日帆多宝舶来。
闻道楚氛犹未灭,终须旌旆扫云雷。
南海八千里辽东第一山出处?
《游祖越寺》。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这两句诗出自明代诗人张鏊的《游祖越寺》,其大意为:作者游历了祖国的山山水水,遍访了名山大川,发现千山是辽东半岛上自然景观最秀美多姿,人文景观最丰富多彩的一座名山。这首诗全诗为:
孤亭不忍别,更上翠微间。
南海八千路,辽东第一山。
南海百咏抄译文?
李调元的《南海百咏抄》,有咏苹婆果诗:虞翻宅里起秋风,翠叶玲珑剪未工,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
洛川苹果集中产在渭北黄土高原...苹果,属蔷薇科(R。saceae)、李属的一种落叶果树。古称“柰”、“来禽”、“林檎”、“频婆”、“苹婆果”等。名“来禽”者,据说熟时就引得飞鸟来偷食,故名。“林檎”者,飞鸟来集之意。称“苹婆果”者,据说出自佛经《采兰杂志》云:“燕地有苹婆果,味极平淡,夜置枕边,极有香气,即佛书所谓苹婆,华言于思也”。
苹婆果产于岭南,根本不同于渭北的苹果。“错认如花枝上艳,不知荚子缀猩红。”及其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此果。
关于岭南的诗句?
1、送人游岭南唐代:司空曙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
2、谪岭南道中作唐代: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3、送王昌龄之岭南唐代:孟浩然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4、岭南江行唐代:柳宗元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5、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代: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6、惠州一绝 / 食荔枝宋代: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7、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宋代:李师中子规啼破城楼月,画船晓载笙歌发。两岸荔枝红,万家烟雨中。佳人相对泣,泪下罗衣湿。从此信音稀,岭南无雁飞。
8、寒食宋代:郑刚中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9、送郑明府贬岭南唐代:司空曙青枫江色晚,楚客独伤春。共对一尊酒,相看万里人。 猜嫌成谪宦,正直不防身。莫畏炎方久,年年雨露新。
10、别岭南熊判官唐代:元稹十年常远道,不忍别离声。况复三巴外,仍逢万里行。 桐花新雨气,梨叶晚春晴。到海知何日,风波从此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南海历史文化的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南海历史文化的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