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莫高窟是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莫高窟是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敦煌是文物吗莫高窟历史?
敦煌莫高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保存着4世纪到14世纪的700多个洞窟,有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唐宋窟檐木构建筑5座。
前秦建元二年(366),僧人乐傅在敦煌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自此诞生。其实,就如同大自然的一个现象,莫高窟似乎自然而然地就存在了。
敦煌莫高窟作为中国首批候选者获得世界文化遗产认定。在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的981项遗产中,完全符合世界文化遗产六条标准的遗存仅有两个,敦煌莫高窟是其中之一。
中国莫高窟记载了哪年前历史?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敦煌莫高窟的名字由来,建造者以及主要功能?
莫高窟名称的由来有4种说法:一是唐代鸣沙山叫“莫高山”,因此位于这里的石窟得名“莫高窟”;二是因为莫高窟开凿地海拔比敦煌市高300余米,人们就把开凿在沙漠高处的洞窟叫做“莫高窟”;三是开凿第一个洞窟的乐僔和尚,道行高于其他僧侣,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取名“莫高窟”;四是“莫高”是梵文的音译,有“解脱”的意思,寄托着人们想解脱尘世烦杂的美好愿望。
莫高窟开凿始于公元366年,在长约1600米的崖壁上共有洞窟735处。窟内现存有不同历史时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另有写本、帛画、纸画、织染刺绣等藏品超过5万件,于1987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开窟崖壁的地层是在距今约几十万年前由山洪、河流形成的,地质学上称为酒泉组。该地层为钙质、泥质胶结的砂砾石层,厚度大,整体结构紧密,具有稳定的工程特性;局部稍疏松,易于人工开凿。莫高窟的选址充分体现了人类的高超智慧,也是地质遗迹与人文历史相结合的典范。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为什么叫莫高窟呢?莫高窟一名,早在隋代洞窟中已经出现。在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也有确切记载。其名称的由来,敦煌学学者做过专门的研究,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一、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绿洲高近百米,百姓们又称之为千佛山。
古汉语中沙漠的漠与莫高窟的莫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来演变成为莫高窟。
二、在古代敦煌,鸣沙山又称为漠高山。山下有漠高乡。千佛洞在漠高山下,属漠高乡所管辖。因此便由漠高山、漠高乡演变而来。
三、在大泉河谷最早开窟的是乐僔和尚。后来的弟子相继也开凿了石窟。但道行都“莫高于此僧“,难超过他。乐僔在此地首开的石窟,以后就叫莫高窟,是为了纪念乐僔开创首窟之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莫高窟是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莫高窟是历史文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