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即墨的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即墨的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即墨历史沿革?
即墨”是胶东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的地名,它载荷着丰富而沉重的历史内容。
“即墨”之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因古城坐落在墨水河之滨(今平度市朱毛村处)而得名,春秋战国时属齐国。秦设即墨县,属齐郡。西汉时,即墨县城同时为胶东王国都城。东汉及两晋时,属青州。隋、唐及明清时期均属莱州。1943年分设即东、即墨两县,1944年4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1945年7月,恢复即东县。建国初期,属胶州专区。1956年3月,即东县并入即墨县,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改属青岛市。1961年3月,改属烟台专区。1978年12月,改属青岛市。1989年9月,撤县设市,现成为青岛市即墨区。
即墨,始载于《战国策》《史记》等典籍,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名邑,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即墨大夫刚直不阿、田单破燕、田横五百士、郭琇三疏等典故让即墨昭彰史册。即墨县治自公元596年迁至现址,已有 1400 多年历史,棚户区改造中诞生的即墨古城项目作为一种城市“再造”,成为即墨历史文化演变的重要见证。
1950年春撤销(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即墨县和即东县同属胶州专区; 1956年3月, 即东县并入即墨县, 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改属青岛市; 1961年3月,改属烟台专区;1978年12月,改属青岛市。此后的情况大家就比较熟悉,即墨县隶属青岛市之后,先后撤县建市、撤市设区,成为了现在的青岛市即墨区。
即墨历史变迁事件?
1950年春撤销(胶东行政区)南海专区,即墨县和即东县同属胶州专区; 1956年3月, 即东县并入即墨县, 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0月,改属青岛市; 1961年3月,改属烟台专区;1978年12月,改属青岛市。此后的情况大家就比较熟悉,即墨县隶属青岛市之后,先后撤县建市、撤市设区,成为了现在的青岛市即墨区。
即墨老酒有何历史?
即墨老酒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攻齐,唯即墨久攻不下,即墨大夫战死,众推田单为将,率众守城拒敌,百姓以醪酒犒赏将士,鼓舞斗志,田单巧布火牛阵,大破燕军,百姓倾城中之酒庆贺,大宴数日,可见当时酿酒之多,喝酒之盛。醪酒就是即墨老酒最早的名称。盛唐时期,人们发现喝醪酒有舒筋骨、壮骨髓之功效,便名其曰“骷髅醪酒”。宋代以后,即墨的老酒酿造已成为当地的一大行业,俗称“老干榨”。清朝光绪年间,即墨城内有“隆盛栈”等有名老酒馆十几家。到了民国8年(1931年),“源兴泰”“泉盛祥”“元聚栈”“振源馆”等有名的老酒作坊就增加到五百余家,沿墨水河两岸的“老酒馆”生意特别兴隆,并一直延续至解放前夕。所以即墨老酒是千古佳酿、中华瑰宝,是名副其实的中华老字号。
即墨地区的民间故事有哪些?
即墨地区是中国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拥有丰富的民间故事。其中包括《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等脍炙人口的故事。此外,还有《鲁班传》、《曹操与华佗》等与历史人物相关的故事。同时,即墨地区还有一些独特的民间传说,如《鬼门关》、《狐仙传说》等。这些故事丰富了即墨地区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即墨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即墨的历史文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