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内蒙古的历史文化介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内蒙古的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内蒙古的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内蒙古文化?内蒙古民族文化早在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畜牧...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内蒙古的历史文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内蒙古的历史文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内蒙古文化?

内蒙古民族文化

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内蒙古的历史文化介绍

早在十三世纪以前,蒙古族畜牧业生产有了相当发展,伴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也使建立在私有制经济基础上的 蒙古人家庭发展起来。 成书于十三世纪前期的《蒙古秘史》中,对蒙古族的家庭情况多有记载,如阿 豁阿死后,兄弟五人“即分马群家赀”,孛端察尔在兄弟的帮助下俘获扎儿兀惕部的阿当罕,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马群、家赀、隶民、奴婢等。 

男子支配 由于男人在主要生产领域起着重要作用,蒙古族家庭中男人占有支配地位,在一般情况下,家长由家庭中最长辈的男人充当,最长辈的男人死后,则由最长辈的女人主持家务,但主持祭祀及重大庆典等,则不能由女人担任,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有年岁大的儿子,则由儿子出面,无儿子则请同族中至近的长辈主持。 据《蒙古秘史》记载,也速该(人名,为蒙古族的一位可汗)死后,其家务由诃额伦夫人主持,而在行祭祖之礼时,诃额伦夫人只能参加,不能主持。 在解放前的很长历史时期,蒙古族的大家庭,在父母均在世时,由父母、儿子、媳妇、未出嫁的女儿、孙男孙女等几代构成。 

儿子娶妻后虽然另居一室(牧区另设一蒙古包),而家主仍是统一的。 直至解放前,蒙古族中父母均在世,儿子对娶妻但未生子前,分家另过的不多。 关于财产继承权,兄弟分家时,财产按下列原则分配:年长者多得,年少者少得,末子继承父业。 其具体体现是,“年长者十,年少者四。 ”(蒙古谚语)拉施特? 哀丁说:“按蒙古人的习惯,因为末子留在家里,因此称为额真。 ”拖雷就是这样成了成吉思汗家系的代表。 (额真,蒙古语, 治家美德 蒙古族虽然早已进入父权制社会,但就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以主妇为中心的。 蒙古族的家庭主妇非常温顺勤勉,她们终日操劳,对翁婆孝顺,对丈夫贤惠,对子女慈爱,虽然辛苦,而毫无愠色。 遇有来客,还要热情招待。 蒙古族妇女这种勤劳温顺之风,由来甚久。 在蒙古民族的历史上

被誉为“生得贤能”的诃额伦夫人,丈夫也速该惨遭杀害,被泰赤兀惕人抛弃后,她只身携带儿女苦度生涯,在茫茫大草原上克服种种困难,用地榆、狗舌草和杜梨等野草养活儿女,终于抚孤成立。 诃额仑这种懿德相传,历代妇女于她为榜样,沿而成习,才形成了蒙古妇女勤俭朴素的治家美德。 

内蒙古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1、内蒙古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内陆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坦荡;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气候,冬冷夏热,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多位于半干旱和干旱区,这是当地生态环境脆弱的最重要的原因;河流稀少,径流量小,汛期主要在夏季,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大。

2、内蒙古自治区地势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基本属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全区涵盖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河流、湖泊等地貌,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地跨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四大水系。

3、内蒙古自治区土壤在分布上东西之间变化明显,土壤带基本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最东为黑土壤地带,向西依次为暗棕壤地带、黑钙土地带、栗钙土地带、棕壤土地带、黑垆土地带、灰钙土地带、风沙土地带和灰棕漠土地带。其中黑土壤的自然肥力最高,结构和水分条件良好,易于耕作,适宜发展农业;黑钙土自然肥力次之,适宜发展农林牧业。

4、截至2019年末,内蒙古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辖9个地级市、3个盟,共有2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3个自治旗;常住人口2539.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12.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863.2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6818.9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8530.5亿元,增长5.4%。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内蒙古的历史文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内蒙古的历史文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什么叫历史文化,什么叫历史文化遗产呢
上一篇 2024-07-19 16:37:37
三门峡历史文化,三门峡文史资料
下一篇 2024-07-19 17:05: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