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最早的书画收藏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最早的书画收藏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最早的书法真迹是什么?
书法真迹: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书法真迹,就是陆机的《平复帖》,《平复帖》其实是陆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文章内容说到病体“恐难平复”等内容,所以后人称之为《平复帖》这幅作品融合了章草与今草两种字体的特征,结构自然而轻松,具有朴质雄厚、古雅自然的风格,大概是当时吴国一带的地域书风,它在汉字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作者高深的书法艺术修养。
中国最早的书画有哪些?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两件国宝级文物——《平复帖》和《游春图》,分别被誉为传世第一字和传世第一画,这两件国宝都是民国大书画收藏家张伯驹一个人捐赠的。
《平复帖》
《平复帖》为晋代陆机书法作品,牙色麻纸本墨迹,9行84字。陆机(261年-303年),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出身吴郡陆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四子。
《平复帖》书写于西晋,是传世年代最早的名家法帖,也是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有“法帖之祖”的美誉。陆机《平复帖》被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作者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墨色微绿。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平复帖》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对研究文字和书法变迁方面都有参考价值。
该帖字形介于章草和今草之间,兼带有隶书笔意。全文共九行86字,释文如下:
彦先羸瘵,恐难平复。微居得病,虑不衍计,计已为苍。年既至男事复失,甚忧之。屈子杨往得来主,吾云能惠。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祭观,自躯体之盖如思。识黟之迈,甚执所念,意宜稍之旻伐棠。棠寇乱之际,闻问不悉。
《平复帖》正如后世书家所说“草法、文句,都很古奥,难以辨识。”“陆机的这笔草书,写得苟草,有的是当时的习惯写法,让后世书家难以释读,平添了一些神秘感。”
《平复帖》除了晋人特有的古朴、自然、淳厚的气质外,还略带竹木简章草书的意味。以秃笔枯锋为之,笔随势转,平淡简约,奇崛而古质,评者云“非中古人所能下笔”。结构上随意洒脱,表现出一种轻松自如、信手拈来的自由状态。 《平复帖》通篇是章草的古意盎然,散发着古朴、淳厚、深沉、凝重的气息。
《平安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特殊意义在于——它是第一件流传有绪的法帖墨迹。由于古代书家如李斯、钟繇、张芝等,虽是流传有绪的人物,但无可靠的墨迹流传。而石刻作品,因是翻版,加之刻手的原因、风化剥蚀等,与墨迹多半相去较远;再者,此前墨迹虽有不少,但书家皆不署名,无法考证。因此愈显《平复帖》在书法史上的意义。
根据尾纸董其昌、溥伟、傅增湘、赵椿年题跋,可得知《平复帖》历代递藏情况:宋代入宣和内府,明万历间归韩世能、韩逢禧父子,再归张丑。清初递经葛君常、王济、冯铨、梁清标、安岐等人之手归入乾隆内府,再赐给皇十一子成亲王永瑆。光绪年间为恭亲王奕欣所有,并由其孙溥伟、溥儒继承。后
我国最早建立的字画的作者是谁?
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是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篇》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顾恺之创作的《女史箴图》,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他所采用的游丝描手法,使得画面典雅、宁静又不失明丽、活泼。画面中的线条循环婉转,均匀优美,人物衣带飘洒,形象生动。
扩展资料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
虽然作品蕴涵了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但是对上层妇女梳妆妆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贵族妇女的娇柔、矜持,无论身姿、仪态、服饰都合乎她们的身份和个性。《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女史箴图》是集教化与审美于一身的成功典范,并预示着中国绘画由重教化到重审美的转型,由此而言,《女史箴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女史箴图》在结构与空间处理上,都已经非常成熟。画面每一段都相对独立,且又前后照应。在空间处理基本上是按主要人物、尊贵人物大而次要人物、卑微人物小的原则,显得稚拙而饶有画意,体现了早期人物画的风貌。
主题人物的塑造,也都能根据不同的内容,赋予各种不同的动作,人物的动态神情呼之欲出。通过动作和表情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无疑将两汉以来的人物画创作水平向前推进一大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最早的书画收藏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最早的书画收藏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