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西中国书画收藏展图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关西中国书画收藏展图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有哪些强大的世族,可以影响到王朝的更替?
大家好,我是读史如品茶,欢迎大家听我解说【中国古代有哪些强大的世族,可以影响到王朝的更替?】
我们经常说的世族,是指世代显贵的家族,历史上有名的世族很多,但能真正影响到王朝更替的应该是是春秋时期的晋国六卿和隋唐时期的陇西李氏。
晋国六卿
公元前633年,晋文公设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以上三军的将和佐合称晋国六卿。六卿掌管晋国军政大事,是中国最早的内阁制度。晋国六卿采用世袭制,主要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 ,他们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轮流执政。到了公元前550年栾氏被灭族后,十一家六卿世家此时仅剩韩氏、赵氏、魏氏、智氏、范氏、中行氏六家,六家每家占据一卿位,长期把持晋国军政大权,故后来晋国六卿又被用来特指此六大家族。到了公元前453年,六卿仅剩下赵氏、韩氏、魏氏三家,后来他们三家瓜分了晋国,之后晋国灭亡,韩、赵、魏成为新的诸侯国。
陇西李氏
陇西李氏的始祖是秦国的陇西郡郡守李崇(司徒李昙长子),他的后代中有许多名人,比如秦国大将军李信、西汉飞将军李广、西凉王李暠(陇西李氏的第一位国君),最著名的还应该属李渊,他灭隋朝建立唐朝,使陇西李氏成为皇族,值得一提的是,陇西李氏在唐朝连续出现了10位宰相,不得不让人佩服。
中国古代有很多强大的世族,在经过了第一代的发展后逐渐成长为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从而直接影响到最高级的权力体系—皇权的更替。西汉后期的王家,就不仅影响到了王朝的更替,更是直接代汉称王,篡取了江山。
王氏外戚的崛起
王氏能够迅速崛起且久经多年而不倒全是因为一个传奇的女人—王政君。王政君是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执政六十年之久,历经六朝而不衰,亲眼见证了西汉的昌盛和衰弱。
王政君是魏郡元成县人,因为生下了太子的第一个子嗣而备受汉宣帝的喜爱,从而在汉元帝即位后被封为皇后。王政君的父亲王禁因此被封为阳平侯,王禁死后,大儿子王凤继承爵位。
汉元帝时期王家就逐渐走向炙手可热,但王家真正的高光时刻是在王政君的亲子刘骜继任皇位之后。汉成帝刘骜先是分封舅舅王崇为列侯,后来就直接将他仅剩的五个舅舅全部封侯,王氏子弟也都位列高官。
王莽篡汉的经历和结果
王莽是王政君弟弟王曼的第二子,王曼则是唯一一个因为早死而没有被封侯的外戚。但是王莽还有做皇太后的姑姑和位列大司马的舅舅啊,再加上他本身的能力和手段,王莽很快就成为了朝廷的中流砥柱,并进一步成为了新的大司马。
王莽是有过低潮期的,同时也是王氏的政治低潮期。汉成帝刘骜没有子嗣,死后汉哀帝刘欣即位,刘欣背后的另一股外戚力量在短时间内压过了王氏,甚至赶走了王莽,但是随着刘欣的早逝,权利又瞬间回到了王政君手里。
王莽立刻被召回,重新担任大司马,立年仅9岁的中山王刘衎为帝,平帝死后选立年仅两岁的刘婴,其实这个时候国家大事已经是完全由王莽说了算了。
初始元年,王莽更是直接将刘婴拉下马,自立为帝,改国号“新”。
后因王莽统治的弊端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爆发了农民大起义。地皇四年九月,绿林起义军攻入长安,王莽身死,新朝灭亡。
权欲动人心,皇帝不可能事必躬亲,但是臣下权利太大又会威胁统治。所以很多时候做皇帝的最需要掌握的就是平衡之术,且不能够只扶持一股力量。
西汉王朝的强大不可能出现强大的世族,世族强大就会影响统治者得根基,就像汉武帝时期打击豪强,就是防止形成世家大族影响统治稳定。但是主弱臣强就给了世族大家影响朝政的机会。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有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说的是东晋的王导和谢安两位丞相,史上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王导,王敦,谢安以及谢玄,王谢两族世代交替,影响东晋。
司马懿代替曹魏,本质也是豪门世族对寒族的一次反击。西晋的建立,代表豪门世族又赢得了统治权。
东汉时期逐渐形成累世公卿,逐渐形成了名门大族,世族地主,我们看三国演义都很重视出身,袁绍号称“四世三公”,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也可以看作是对士族的妥协。世族由极盛走衰,曹操掌权可以看作是寒族的一次反攻。士族内部矛盾大大削弱了士族阶级,到了南北朝,刘裕,萧道成打破了门阀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隋唐废除了九品中正制,世族大家统治的基础丧失,此后世族大家难以对国家稳定形成威胁。
世族注重的是世代传承和宗族势力,门第观念相当严重,他们在政治上享有世袭罔替的特权。世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顶峰,彼时正逢乱世,没有豪门世族的支持根本无法掌握政权。作为一个特权阶级,豪门世族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依托背后的宗族势力,逐渐取得了对国家政权的支配地位,九品中正制就是为他们服务,确保世族在官员选拔上实现垄断。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豪门世族可以影响到皇权更替。正是因为这些世族强大的影响力,让当权者不得不忌惮,隋唐实现大一统后,很快就对豪门世族下手,采取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选人权和用人权收归中央,剥夺了豪门世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隋唐后期,豪门世族逐渐走向没落。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豪门世族。
一、陇西李氏。代表人物:李信、李广、李虎和李渊家族、李密、李靖、李白。
二、沛县刘氏。代表人物:刘邦家族、刘禹锡等。
三、陈郡谢氏。代表人物:谢安、谢石、谢玄、谢琰、谢灵运、谢眺、谢道韫。
四、琅琊王氏。代表人物:王戎、王衍、王澄、王敦、王导、王羲之、王肃。
五、清河崔氏。代表人物:崔琰、崔浩、崔护。
六、范阳卢氏。代表人物:卢绾、卢植、卢照邻。
七、荥阳郑氏。代表人物:郑荣、郑泰、郑玄。
八、太原王氏。代表人物:王昶、王浑、王坦之、王维、王昌龄、王之涣、王玄谟。
九、弘农杨氏。代表人物:杨震、杨奉、杨素、杨玄感、杨修、杨炯、杨万里。
十、兰陵萧氏。代表人物:萧望之、萧道成,萧子良,萧子云、萧子显、萧统。
以西安为例。
影响周王朝更替的,主要有三方力量:犬戎、申候、甘肃(秦公)。
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丰镐(西安)被犬戎杀得片甲不留。
秦国发源地在甘肃天水,秦公墓在甘肃陇南礼县大堡子山。
秦攻破丰镐(西安),赶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阳。
你的姓氏里都出过哪些名人 、历史人物?
吾贾姓,相传贾姓是黄帝的后裔。根据资料显示,贾氏发源于山西省,因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后逐步迁至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后又衍生出许多支派,现在贾姓公民已遍布全国各地。当然还是以山西、河南居多。
贾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四十五位,是当代中国的第四十五大姓,贾姓虽然不及张、刘、王、李、陈等这些大姓,但贾姓也有不少历史名人。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年轻时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20余岁便被汉文帝召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为太中大夫。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都很有名;辞赋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著名。毛主席在许多次讲话中,说到历史上年轻有为的人物时,常常提到贾谊。
唐代诗人刘长卿亦曾写长沙过贾谊宅一诗: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贾思勰,北魏时人,汉族,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所著《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系统专著,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山东省临淄区在淄博市齐城农业高新开发区 万亩农业示范园内建馆以示纪念,表彰他对人类所作的巨大贡献。
贾岛,唐代诗人,字阆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他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诗句,为后人留下了一个推敲的典故。他的五言诗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更是会炙人口!
除此之外还有三国时期谋土贾诩、贾逵、贾充,还有贾耽、贾公彦、贾炎、贾安宅、贾虚中、贾仲明、贾仁元等。
现代名人有前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前公安部长贾春旺,还有著名作家贾平凹,著名导演贾璋柯,演员贾静雯、贾乃亮、贾玲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西中国书画收藏展图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西中国书画收藏展图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