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收藏连年看涨,书画收藏连年看涨什么意思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画收藏连年看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书画收藏连年看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书画大师董其昌为何被抄家?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书画方面成...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画收藏连年看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书画收藏连年看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书画大师董其昌为何被抄家?

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书画方面成就极高,书法上综合了晋、唐、宋、元历代大家的风格,自成一体,无论是楷书还是草书都尽得其妙。董其昌的山水画作重写意,风格独特,人物画工笔精湛,成为后世的典范。

书画收藏连年看涨,书画收藏连年看涨什么意思

题主问“董其昌为何被抄家?”

历史上董其昌是个有争议的人物,45年的仕途生涯三进三出,从35岁开始到80岁告老还乡,其间在官位上18年,隐居27年,可见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家写字画画。

董其昌最后一次出仕已经是77岁高龄,所任职务是南京礼部尚书。那是永乐年间,不久便迁都北京,而董其昌一直留在南京,作为陪都的礼部尚书权势有限,也没有太大的民愤。

董家被抄家这一事件《明史》上没有记载,但民间有多个版本的传说。有说董其昌的儿子看上了一个民女并且强行抢回家中,有一个姓范的把这件事编成了段子,后来董其昌让手下把范某抓来拷打,事情闹到了官府,可以想象官府不会为范某申冤,于是引起了百姓的不满,结果把董家给抄了。

这个传说有夸张的成分,但一定事出有因。没有管教好子女是董其昌的败笔

一代书画大师董其昌(1555—1631)为何晚年落个恶棍骂名,晚节不保?皆源于董其昌一生加官进爵,字画行情逐年看涨,个人财富暴增,私欲膨胀导致的恶果。

在书画的造诣方面,董其昌堪称一代宗师。

董其昌17岁学书法,22岁学画画,尽管学的时间较晚,但他天资聪颖进步神速。

在书法方面,他博采众长,融汇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但笔法上又不刻意模仿,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自成体系。

有人给出的评价是: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

在绘画方面,他长于山水,沿袭传统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调,讲究笔致墨韵,墨色层次分明,拙中带秀,清隽雅逸。

《画史绘要》评价道:“董其昌山水树石,烟云流润,而出于儒雅之笔,风流蕴藉,为本朝第一。”

实际上,能书会画只是董其昌的爱好,而用来混迹社会的身份是则达官贵人。

董其昌其人聪明,会审时度势,更会望风使舵,在明朝后期的多次的朝政动荡中,皆以各种理由躲过政治纷争,一度在政局平定之后再次平步青云。

凭借他圆滑世故的处世之道,最后官至礼部尚书。

董其昌的书画行情随着他的官职也一路走高,书画的水平在当朝处于顶尖,作品备受达官贵人和书画收藏人士的追捧,按理说,董其昌应该心满意足,安度晚年才对。

但是让人意外的是,董其昌晚年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早年那个尊师重教,勤勉好学的董其昌变成了一个欲壑难填、欺男霸女的恶棍。

从中国历朝历代来看,几乎所有的文人雅士很少被冠以恶霸之名来评价的,但董其昌却是其中难得一见的另类。

作为达官贵人的董其昌,又是当朝的书画大家,收入自然不菲,家里有良田万倾,又横征暴敛,妻妾成群,一度成为上海松江地区权倾一方首富。

功成名就,富甲一方之后需,董其昌开始变得骄奢淫逸,贪婪无比,据说他对财富的追求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为了长生不老,董其昌听信江湖术士之言,深信房中术的方式可以延年益寿,这样的变态追求,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抄家事件。

万历四十四年三月,此时的董其昌已到了花甲之年。

但没有办法,老董那一方面需要依然相当地旺盛,家里的那些成群的妻妾已经满足不了他的变态需要。

他的儿子是个孝子,知道老父看上了陆绍芳佃户家里年轻美貌的绿英姑娘,于是便带人上门强抢为老董做妾。

陆绍芳对董家强抢自己女人的行为很是不爽,到处宣扬批评。

加上松江当地的民众对董其昌一家在当地横征暴敛的恶行早已不满,于是编出了一个故事《黑白传》到处说唱这个故事。

董其昌知道后恼羞嗔怒,认为这是一个叫范昶的人从中捣鬼,于是便差人每天对其逼问和凌辱,范昶不堪受辱,竟被逼得暴病而亡。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失去儿子的范母带着儿媳和孙媳找董其昌讨个公道,结果董其昌父子指使家丁对她们大打出手,还将几个妇女摁倒,剥掉裤子,用棍子捣戳阴户。

之后,范家儿子用一纸“剥褌捣阴”的讼状将董家告到官府。然而,官府受理了诉状之后,却碍于董其昌之名,对案件是拖延不决。

至此,董其昌及其家人的恶行终于引发了民愤。士林阶层也愤怒地表示:“敛怨军民,已非一日,欲食肉寝皮,亦非一人,至剥裩毒淫一事,上干天怒,恶极于无可加矣。”

万历四十四年(1616 年)春天,一场群众自发组织的抄家运动发生了。有无比愤怒的檄文,有到处张贴的大字报,还有漫画,将董其昌描述成“兽宦”、 “枭孽”,一时之间民怨四起,群情激奋。

很快,数不清的愤怒百姓冲进了董其昌的豪宅大院,拆毁房屋,点火焚烧,数天内将董其昌数处物业尽数焚毁。不少的百姓还叫喊着要砍杀董其昌,董其昌被吓得要死,一时间如丧家之犬,逃离了松江。

事后,官府捉拿了若干参与此事的当地地痞流氓。草草结案定罪。

但董其昌不服,利用自己的名望上诉,不得已,官府又增加处理了一些参与此次抄家行动舆论战的秀才,革去了数人的功名之后,董其昌的气才稍微顺了一些。

但事发至此,董其昌恶棍的骂名算是彻底坐实了。

董其昌一生最大的污点便是“民抄董宦”事件,他鱼肉乡里,引发民怨沸腾便百姓抄家放火泄愤。

其实所谓的“民抄董宦”并非是“民抄”,而是“士抄”。

此事背后有读书人推波助澜。

晚明的江南出现过多起民变,每次民变背后都有读书人的影子。

当然董其昌本人也并非正直人士,他在乡里横行霸道,积聚了民怨。

事情的起因是董其昌看中了,他看中了一个叫绿英的民女,结果他儿子董祖常带人强抢绿英。

估计这样的事董家没有少做,很快就有人写了唱本故事让说书人传唱董其昌强抢民女为,揭露其丑事。董其昌认为是一个姓范的生员捣鬼,对他私自拷问,结果致其死亡。

范家几个女眷前去质问,董其昌竟然让人扯去范家女眷的衣服,进行卑鄙无耻的羞辱。

事情闹到官府,鉴于董其昌的名望,官府拖延不决。

这样老百姓越发不满,尤其是与范姓生员有关系的其他生员、读书人坐不住了,他们利用手中的笔为范家伸冤。

一时间,读书人飞章传檄,贴满大街小巷,讨伐董其昌的暴行。

“凡我同类,勿作旁观,当念悲狐,毋嫌投鼠,奉行天讨,以快人心。当问其字非颠米,画非痴黄,文章非司马宗门,翰非欧阳班辈,何得侥小人之幸,以滥门名。……若再容留,决非世界。公移一到,众鼓齐鸣,期于十日之中,定举四凶之讨。谨檄。”

榜纸中不乏有添油加醋、夸大污蔑之辞,这也正是文人之笔的厉害所在。

读书人还编造歌谣“若要柴米强,先杀董其昌”让小孩传唱,更是匿名写了《黑白传》和《民抄董宦事实 》两本书,说董其昌“险如卢杞,富如元载,淫奢如董卓”等等。

毫无疑问,这一番渲染,董其昌名声是彻底臭了大街,导致百姓“怒发上指,激动合郡不平之心”,最终愤怒的百姓抄了董家,董其昌狼狈出逃。

关于“民抄董宦”之事的真实起因已经很难理清楚,野史如文人笔记的记载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董其昌的确有为富不仁为祸乡里的一面。

读书人利用董家强抢民女之事,不乏夸大其词一面,少数地痞流氓也借机滋事,带头放火抄家。

所以有人说,“民抄董宦”并非是“民抄”,而是“士抄”。

不管如何,这事与董其昌自身横行霸道为祸乡里激发民愤有很大关系。

作为社会名人,要给社会树立榜样,传递正能量,但是董其昌在这方面差的太多。

他的正面是书画大师,背面是恶霸,这不能不说是个巨大的反差与讽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画收藏连年看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画收藏连年看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富豪的书画收藏,富豪的书画收藏家是谁
上一篇 2024-09-01 17:10:04
开封书画馆收藏,开封书画馆收藏价格
下一篇 2024-09-01 19:00:1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