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的艺术作品,传承文化的艺术作品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承文化的艺术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传承文化的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传承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活动有哪些?1、吹糖人吹糖人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传承文化的艺术作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传承文化的艺术作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传承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活动有哪些?

1、吹糖人

传承文化的艺术作品,传承文化的艺术作品有哪些

吹糖人是旧时北京的一个行业,北京话为“吹糖人儿”,中国民间艺术活动。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街串巷,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个半圆形开口木圆笼,里面有一个小炭炉,炉上的一个大勺里放满了糖稀。

2、捏面人

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3、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活动。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4、鲁绣

鲁绣一种古老的艺术活动。属于山东生产的刺绣品,山东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山东省简称为“鲁”,故名。是历史文献中记载最早的一个绣种,属中国“八大名绣”之一。 它所用的绣线大多是较粗的加捻双股丝线,俗称“衣线”,故又称“衣线绣”。

曾流行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其绣品不仅有服饰用品,也有观赏性的书画艺术品。鲁绣风格较他绣不同,多以暗花织物作底衬,以彩色强捻双股衣线为绣线,采用齐针、缠针、打籽、滚针、擞和针、接针等针法,选取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鸳鸯、蝴蝶和芙蓉花等内容,莲花罕为题材。

5、皮影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艺术活动。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

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活动,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民间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和现代文化结合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手段,是传承传统民间艺术的时代精神依托,是激活传统元素、传统符号的新契机,只有将传统与现代有效结合才能发掘传统文化的无尽价值,才能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将传统民间艺术这一至高无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存于心,永存于世。

同时也应积极发挥当地政府的职责和权利,以当地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推动该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相产业化趋势转变,加强理论界和实践探讨界的研究,为我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扶持。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最早的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经几千年的改朝换代,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手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后代,有责任和义务去弘扬和传承我们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和风俗。就像三国时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传承精神,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其实现在的我们也都生活在过去的历史里,这是一种幸福感更是归属感。每逢传统节日我们总会用各种方式以表达我们对国家对家人的祝福。我们每天看着街上的美食和万物等等这些特色无一不透露着传统手艺带给我们的美好,正是因为这些传统得以传承下来,我们才能享受到中华这几千年的积累所留下来的财富。

传统文化传统手艺是我们祖祖辈辈历经千辛万苦所留下来的财富,是对历史最美好的印证,我们应该保存并发扬光大,别让我们成为历史的罪人让属于我们的传统消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传承文化的艺术作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传承文化的艺术作品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书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书法作品
上一篇 2024-08-05 05:59:44
得得干将文化传承到底电影,得得干将传统文化继承到底图片
下一篇 2024-08-05 09:15:0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