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文化传承,大理白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理白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理白族文化传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白族人文历史?生活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白族人,不仅与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理白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大理白族文化传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族人文历史?

生活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白族人,不仅与苍山洱海日夜为伴,而且每天都会受到风花雪月的心灵感召。

大理白族文化传承,大理白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白族目前的主要聚居地就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但是贵州、湖南等省也有少量族人分布。白族有本民族语言但自古以来,却一直都在使用汉文与汉语传承民族文化。白族以苍山洱海为中心不断繁衍,从先秦时期至今日已经有大约3000多年的民族发展史。

苍山洱海作为白族的发育核心,不仅可以给世人带来美的感受,而且也孕育出了白族的各种文化习俗。大理白族自治州由于环境优雅、四季如春;再加上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同时,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宜居地区,所以又有“东方瑞士”的美称。

白族是中国第十五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有本民族语言,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还竹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与周边各民族相互来往,创建灿烂的经济文化。

洱海区域和滇地区域皆是白族原始文化和古代文化的两大摇篮,也是祖国西南边地最早的文化发祥地。大理州宾川县白羊村遗址表明:约距今4000年前,相当于夏王朝早期,远古白族先民已进入比较完整的原始社会,已有木结构聚落,能种植水稻,驯养家畜。距今3200年,相当于商王朝后期的剑川县海门口遗址近千件出土文物表明:白族先民已进入铜石并用、以青铜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祥云县大波那铜棺墓葬、楚雄市万家坝、晋宁县石寨山、江川县李家山等地丰富精巧的青铜器遗址的发现表明,早在战国时期,白族先民已跨入有“常处”、有“君长”的家长制社会。在洱海西岸创建了以叶榆部落为主体的“叶榆国”政体,定“益都”(今大理喜州)为“国都”,“创建了洱海区域的农业文化”。同时代,大批游牧的“昆明”人进入农业民族的叶榆人所居住的坝区,并部分与叶榆人融合。公元前二世纪左右,秦王朝开始经营“西南夷”。公元109年(元封二年),汉王朝在昆明设置益州郡,不久在大理地区设置叶榆(今大理)、云南(今祥云)、邪龙(今巍山)、比苏(今云龙)四县,白族正式纳入益州郡建制。

大理三月街2024年几月几号?

2024年大理“三月街”民族节于4月23日至4月29日(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在大理市举办。

大理三月街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民族人民文化、经济交流盛会,2008年大理白族三月街荣获“节庆中华 最佳文化传承奖”。

白族建筑设计理念怎么写

白族民居的建筑范式,以“坊”为基本建筑单元,若干“坊”相组合,形成院落。白族民居的类型十分丰富,单体建筑的构架,可分为走马、吊柱、挑厦、土库、腰厦等类型。建筑组合形式有人们熟悉的“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开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一进两(三)院”等形式。大大小小的白族院落相连,就形成了白族民居建筑的集合体——村落,因地理环境各异,也有平坝、山麓、临水、台地之分。

  白族崇尚白色,其建筑外墙均以白色为主调。白族民居多为二层楼房,三开间,筒板瓦盖顶,前伸重檐,呈前出廊格局;墙脚、门头、窗头、飞檐等部位用刻有几何线条和麻点花纹的石块(条),墙壁常用天然鹅卵石砌筑;墙面石灰粉刷,白墙青瓦;山墙屋角均用水墨图案装饰,典雅大方;木雕艺术也广泛用于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走廊栏杆等,尤以格子门木雕最为显眼。白族民居建筑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白族传统文化的许多事项因为传统民居而得以保留与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大理白族文化传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大理白族文化传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民族文化传承手镯,民族文化传承手抄报
上一篇 2024-09-04 02:40:53
传承文化的诗歌,传承文化的诗歌朗诵
下一篇 2024-09-04 04:26:55

相关推荐